据光大生态了解到,翠湖社区海绵化改造工程项目发动社区群众代表成立了“专项协调小组”,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还大大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如今,这一“翠湖模式”已助力李沧区37个老旧小区的海绵化改造,惠及居民5.66万户。 针对小区地形高差大、水土严重流失、宅间空间拥挤、植被退化等问题,打造了错层台地花坛,在绿地中设置植草沟及雨水花园,并设置架空防腐木场地增加居民活动空间等一系列措施。改造后,增加透水铺装约4.3万余平方米,新铺沥青路面约8000平方米,整治绿化面积约8.6万平方米,改造排水管道1000余米,建设下沉式绿地及雨水花园约2.5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近500个。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的收集了雨水。 海绵城市建设,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光大生态带大家了解一下目前海绵化改造较常使用的一项措施,即透水铺装 目前透水铺装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较多,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石子、425水泥、SR透水混凝土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透水混凝土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还需要保持一定的贯通孔隙来满足透水性的要求,因此在配制时除了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外,还要通过配合比设计和制备工艺以及添加剂来达到保证强度和孔隙率的目的。透水混凝土由骨料、水泥、水等组成,多采用单粒级或间断粒级的粗骨料作为骨架,细骨料的用量一般控制在总骨料的20%以内;水泥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掺合料可选用光大生态生产的SR透水混凝土增强剂。投料时先放入水泥、增强剂、粗骨料,再加入一半的水用量,搅拌30s ;然后加入添加剂(外加剂、颜料等,搅拌60s;最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120s出料。 光大生态专业透水混凝土材料生产厂家,累计服务面积**3000万平米,全国范围支持驻场技术指导。